快速導航
本文章素材資料來源于網絡,版權歸原作者所有
夏天一來,空調就成了無數人心中的避暑神器。尤其駐馬店這幾天持續高溫,人們使用空調的頻率持續上升。在空調房,一手吃西瓜一手玩電腦,你就會發現人生竟如此美好。不過,幸福總是短暫的,隨之而來的將會是電費單的暴強殺傷力。于是,很多人都會有這樣的習慣:外出買點東西必定關掉冷氣,風量設定到最弱,然而這些看似省電的作法,其實反而更耗電!
觀念一:外出關掉冷氣較省電?錯!
當要短暫外出時,為了省電,大多數的人都會切掉冷氣,等回家后再重新啟動。這其實是一大錯誤觀念。冷氣在開始運作時,需要500W~1000W的耗功率,而等室溫與冷氣設定溫度一致時,又需耗費100W左右。因此若只是短暫外出10分鐘,最好繼續保持冷氣運作,會比較省電。若想要更省電的話,建議外出時可以把設定溫度上調1度。
觀念二:溫度調越低越涼?錯!
氣溫并非人體感知冷熱的唯一條件,濕度、氣流、輻射都會改變體感溫度,因此一味地降低室溫,并不能完全感到舒爽。風量調強+電風扇,室溫更涼爽。人體在吹風時,體感溫度約會下降2度左右。因此,與其拘泥于冷氣溫度,不如把冷氣風量調強,讓肌膚感受到冷風,有效降低體感溫度。此外,由于冷空氣下降的原理,所以可以搭配電風扇一起,提升冷氣的循環。
觀念三:微風模式更省電?錯!
自動模式才是最佳首選吹冷氣時,調微風模式其實也是耗電的行為。這是因為冷氣在啟動后到室內涼爽時,此過程是最為耗電的,而待室溫與設定溫度相同后,耗電量則會慢慢降低。因此若調成微風模式的話,在距離室內涼爽之前,需要耗費大量時間、電力。而自動模式則會依照房間狀況,選擇最為適當的風量及風向,等房間涼爽之后,會一邊控制耗電量,保持設定溫度。
觀念四:冷氣模式才能保持室內干燥?錯!
除濕模式才是干燥大師!當室內濕度越高時,體感溫度也會更高。雖然冷氣模式也具有除濕功能,但除濕效果還是比干燥模式來得差。且冷氣模式也會同時讓溫度下降,耗費多余的電力,反之干燥模式則盡量維持溫度一致,同時發揮優良的除濕功能。
注:內容來源網絡,如有侵權請私信!
更多精彩內容,請關注大金空調官方微信
微信號:( daikinjinan )(<<長按復制)